今年以来,常州菜场烟火气持续回归,老菜场翻新、新菜场亮相。刚刚,天宁区传来最新消息,新中山门菜场,将在11月焕新归来!
中山门菜场,上新了!
始建于上世纪40年代的中山门菜场,在对原建筑加固的基础上正进行改造升级,努力打造一条“300米温馨买菜路”,该项目预计11月前完工。
早上7点多,正在改造的中山门菜场热闹一如往常,只是过去菜场内的70多户商贩都暂时搬到了菜场外的两排简易大棚内,熙熙攘攘的买菜市民穿梭其中,摊主叫卖声、顾客交谈声此起彼伏,交织出一幅活力勃发的生活画卷。“原以为菜场改造我们买菜要跑远路了,没想到就在原地,真的很方便。”在中山公寓住了20多年的袁阿姨是中山门菜场的老主顾,看着这两年全市各个老菜场都在大变样,她对这次中山门菜场的改造也充满了期待。
中山门菜场地处我市“老城厢复兴”的核心区域,作为常州“老字号”距今已有八十年历史,距离上一次改造也有十多年的时间,菜场的环境、设施老旧以及消防安全隐患等问题逐渐显现,直接影响到周边居民的幸福感。为响应“菜篮子”惠民工程,更好地为群众生活提供便利,同时也是结合周边沿街新貌,形成统一有序的城市界面,菜场所在的天宁街道对中山门菜场进行了一次“改头换面”,设计一改沿街为市的“粗放”风格,着力在“精致社区”上做足做好文章。
中山门菜场是一座狭长型的裙楼建筑,一、二层主通道全长约300米,计划打造包含一条“300米温馨买菜路”的综合社区商业中心,形成一片“可观赏、可驻留、可体验、可回味”的市井生活带。改造后一楼为菜场零售区,摊位将进行重新布局,进一步突出海鲜及水产等特色项目的购买体验感,同时将沿街门面店由小铺变大铺,着力引进知名度高的品牌产品,整洁环境,提升整体形象。二楼主要是对公配送批发,同时,引入餐饮、特产、裁缝店、电器维修、皮匠、长者助餐点等诸多业态,并且设立快递小哥驿站、休憩空间等,为人们打造一个邻里交往的场所。
改造后,还将实现智能化管理,人流检测摄像头、大数据显示屏、PC一体秤等专业先进设备将会投入使用,让“智慧”贯穿监管、公示、收银、营销各个场景。
针对中山公寓及周边环境,相关整治工作总体还采用“延续+创新”作为对策,既不中断当地悠久历史文脉,又让老菜场也跟上新时代,打造传统文化创新街区。天宁街道计划在墙面、店招、门窗等方面统一规格、统一设计,造型上尽量体现中山门的历史文化传承,整体形象与周边建筑风貌协调。
保利天珺
在售分享到: